學校公共關係係指學校有計劃、有組織、有系統且長期的應用各種媒體服務或活動,與其公眾真誠溝通,從而建立彼此之間的和諧關係,以贏得公眾對學校的瞭解、支持、鼓勵和合作的歷程。綜合眾學者論點,學校公共關係具有以下幾點特性:一、是一種學校與其公眾之間的一種溝通歷程。二、為有計劃、有組織、有系統、長期性的活動。三、過程中應用各種媒體傳播、服務或活動與其公眾建立和諧的關係。四、傳播的訊息是真實。五、其目的在於建立學校與其公眾之間的瞭解、支持、鼓勵與合作。(黃玉利,民96)
學校公共關係在今日講求創新、品牌、形象的教育環境中,其重要性日益趨增,備受教育領導者與學校經營者重視與關注。但在過於追求曝光率或行銷的迷思下,也見到許多奇特的教育現象呈現,如學校活動噱頭十足,但不知教育意義,為何?活動內容與教育精神不符,不知活動的目的與主體?過於保守的觀念意識讓學校與家長、社區間不相往來,自成獨立世界;學校成員錯誤的觀念或迷思,不能共同肩負起學校公共關係的經營者與促進者角色等等,都是現今校園生態中常見的學校公共關係問題。
吾人認為,在現今開放社會系統中,除了埋首於學校創新經營外,也應適時地藉由良善的學校公共關係,將學校優質形象推展出去。故此,學校的公共關係絕非是講求「應酬、人情、面子、關係、回報」,而是學校教育資源與能量的匯集平台。以下數點觀點應可融入學校公共關係的經營中:一、辦學品質、績效就是最好的公關,而學生(產品) 品質就是最好的活動宣傳,因此學校公共關係還是須以專業績效做為推展公關工作的基礎。二、慎選學校具正確觀念的公關人員,並授權賦能,俾發揮學校公關功能。三、融入學校年度工作計畫,擬訂學校推展公關短、中、長期計畫,落實成為學校平日工作活動。四、善用溝通行銷策略,有效行銷學校的特色與辦學績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